专题讲座:浅谈宣传报道图片的拍摄技巧与体会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19-04-22浏览次数:4904

 

 

主讲人:陈海华

 

近几年,通过承担日照校区新闻摄影任务,我积累了一些拍摄技巧,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本次讲座的主题,目的就是与大家进行一个业务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争取与大家在摄影方面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一、学会运用好光线

宣传报道图片的拍摄从大的方面来说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属于新闻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正是因为这种学科的交叉性,新闻摄影对光线的要求与其他摄影题材相比要简单一些。具体到我们宣传报道图片的拍摄,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室内人工光拍摄,比如会议会场;二是室外自然光拍摄,比如田径运动会、师生室外文体活动等等。

(一)室内人工光拍摄

室内拍摄,主要就是要用好闪光灯。为更好地理解闪光灯的功能,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色温的概念。

一个物体燃烧以后,火焰的颜色从一开始到最后是不一样的。最初,火焰是红色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它变成了橙黄色、偏白色,直至高温的蓝色。温度不同,火焰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洛德·开尔文)在1848年最早发现了热与颜色的紧密结合关系,创立了色温这一概念,用来表示光源所发出的颜色,并用其名字的首字母K来作为色温的基本单位。

色温越低,数值越小,其色调越“红”,越暖,色温低到一定程度,就是红外线,人眼看不到了。色温越高,数值越大,其色调越“蓝”,越冷,色温高到一定程度,就是紫外线,人眼也看不到了。由此我们知道,颜色的冷暖是由色温数值的大小所决定的。

通过色温标识图,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区分各种光线的色温,并在摄影时作出正确的色温设置。例如,一个阳光明媚的室外,色温在5600K左右,这时大家会感到光线比较自然、明亮,拍出的照片光线效果最佳。但是,我们一般都是在室内人工光的环境中工作,而像荧光灯等室内人工光在设计之初,所设的色温就相对较低,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拍出的照片往往会颜色偏暖,不符合宣传报道图片的要求。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是以阳光明媚的室外为参照标准,色温设置为6000K左右,因此,在室内拍摄时,只有打开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才会更加自然、明亮。

另外,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是一定的,其有效距离在3米左右。闪光灯离拍摄主体的远近不同,拍摄出的效果就不同。比如,在距拍摄主体六七米之外使用闪光灯就基本失去了效果。因此,是否使用闪光灯,闪光灯离拍摄主体的远近,最终决定了其拍摄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室内人工光拍摄时,要打开闪光灯,并且闪光灯不能离拍摄主体太远,小场景一般以1米至3米左右为宜,大场景则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这样才能拍出较为理想的宣传报道图片。

(二)室外自然光拍摄

对光线的第二个运用就是在自然光拍摄环境下的运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自然光是指阳光,不是指月光。

根据光线的投射方向,光线可以形成顺光、侧光、逆光等不同的光线。在不同的光线下拍摄,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1.顺光、侧光与侧顺光

我们在拍摄时,应该多利用顺光、侧顺光和侧光拍摄。因为,顺光、侧顺光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较自然。在侧光时,要有意识地站在太阳的一侧拍摄。因为太阳一侧较为明亮,拍摄出的人物面部表情更加清晰,效果更好。

2. 逆光或侧逆光

在室外拍摄时,我们还会遇到逆光或侧逆光的情况。逆光拍摄主要用于艺术摄影,它有利于突出被拍摄对象的轮廓,体现一种剪影效果,宣传报道的图片尽量不要使用逆光。在必须要使用逆光拍摄时,要注意三点:

一要防止光线直接进入镜头产生眩光。必要时,可以使用镜头遮光罩。镜头遮光罩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逆光拍摄时,遮挡光线直接进入镜头。

二要尽量抵近拍摄。比如在1米到2米左右距离拍摄。

三要打开闪光灯拍摄。通过闪光灯来弥补面部光线的不足。

二、掌握基本的构图法

一张图片的构图包括五个要素,一是主体,也就是主要的拍摄对象;二是陪体,也就是主体的陪衬;三是前景;四是背景,五是空白。这五个要素的完美组合,能够使被摄对象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富有灵性,从而实现我们的拍摄意图。因此,在掌握基本的构图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组成构图的各个要素。

(一)构图的五个要素

1. 主体

画面的主体就是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主体是人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可以说任何一个构图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那么,如何突出主体呢?在拍摄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单个主体要处于画面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之间。多个主体可以把其看为一个整体。

二是在突出拍摄主体的时候,拍摄距离不要太远。一般在1米到3米左右。太近,容易干扰主体。太远容易使拍摄主体虚化,或不能突出拍摄主体。

2. 陪体

陪体,也就是主体的陪衬,是摄影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从属地位,帮助突出主体。陪体的表现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陪体的直接表现;二是陪体的间接表现。

1)陪体的直接表现,就是陪体在画面中直接出现,成为画面构图的一部分。

2)陪体的间接表现,也就是陪体在画面中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画面的表现力,使陪体出现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中陪体的间接表现突破了画面时空的限制,使有限的画面内容显得意味深长,让人产生思考与联想。

3. 前景与背景

前景就是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背景位于主体之后。前景与背景都是用来渲染、烘托主体,显得画面富有层次性、立体感、纵深感。因此,在拍摄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好前景与背景这两个元素,加强画面的立体感。在具体拍摄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注意前景不能超过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冲淡主体。

二要在选择背景时,要尽量选择有助于表现主题活动的特定背景。争取让大家一看照片,就知道图片拍摄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4. 空白

空白并不是了无一物。凡是画面中色调相近或影调单一,属于衬托主体形象的部分都是空白,如天空、草地、沙滩、水面等等。

在构图时,对空白的处理要遵守“视线前方要留白”的摄影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人们在观察带有一定方向性的物体,如人物视线、建筑物的朝向、运动体的动向等,常在物体前方多留一些空白,这样能够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二)三种常见的构图法

构图的这五个要素,如同建房子用的砖瓦,怎么把这些“砖瓦”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满足我们的需要,会有很多种方法,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方法在摄影构图上就称为构图法。在宣传报道活动的拍摄中,我们常用的构图法有三种:一是对称式构图法;二是九宫格构图法;三是对角线构图法。我们先看一下对称式构图法:

 1.对称式构图法

 对称式构图也称为几何中心构图,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使主体上下或左右对称。由于中国的建筑讲对称,宣传报道图片会经常用到对称式构图法,比如在接待室、文体馆、办公楼前。它的优点是画面平衡、稳定,主体与陪体相呼应,缺点是呆板、缺少变化。我们在使用时要尽量突出优点,避免这种构图法的缺点。

2.九宫格构图法

把一个画面通过四条线分成均等的九份,这就是我国古人所称“九宫格”。这四条线交叉形成一个井字和四个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被称为趣味中心。如果把主体放在这四个点上,或者这四条线上,主体就会显得很突出,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

九宫格构图法与西方的黄金构图法类似。我们都了解黄金分割律。凡是遵循黄金分割律的,就会显得很“和谐”。大家都知道,艺术是不分国界的。东方的九宫格构图法与西方的黄金构图法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运用了三分法则。三分法则的理论基础是: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因此,把拍摄主体放在在画面三分之二处能够显得更加突出。

3. 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法的优点能够使画面结构富有动感,生动活泼,避免被摄对象呈现出“四平八稳”的面貌。在宣传活动拍摄时,对角线构图法适合拍摄成纵队的主体,前大后小,前突出,后烘托。

(三)“横平竖直”原则的运用

拍摄时,要运用好“横平竖直”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时,在画面的中心部位找到横的或竖的线条作为坐标,图片的横边或竖边要与其平行。

但是要正确理解“横平竖直”原则,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视线与物体有一定的夹角,构图中并不是所有的竖线都是垂直、平行的。构图中,只要与画面中心部位的其中一条横向或竖线平行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一条横线或竖线作为坐标,就要凭借自己的感觉,与地平线保持平衡。

以上是关于光线和构图的基本技巧。一张好的照片,或者宣传报道图片,我们往往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一是光线的运用;二是构图的方法;三是情感的表现。由于情感的表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简单地讲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几点摄影体会

根据近几年的拍摄经历,我认为,在具体拍摄宣传报道图片时,还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

(一)养成拍摄前检查相机的好习惯

检查相机可以简单地分成以下三步:

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查看电池的电量;

第二步:检查镜头镜片,查看镜片是否清洁;

第三步:检查模式转盘,查看是否是自己常用的模式。

(二)多拍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的面部视角

在了解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面部视角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正面视角和八分之七视角。通过这几种视角的对比大家会感到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的面部视角的优点。

1. 正面视角。正面视角中,被摄者直面镜头。正面视角,它的优点是人的面部特征非常突出,写实,显得非常自信,爽直。缺点是人的五官本是立体的,但正面视角使其平面化,缺少立体感,显得呆板。新闻摄影,一般很少拍摄领导人的正面视角。

2. 八分之七视角。什么是八分之七视角呢?远侧耳朵能看到一半。它具备正面照的爽直特征,但是总体上要柔和一些。

总体来讲,正面视角和八分之七视角多用于证件照,宣传报道图片很少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

3. 我们经常用到的拍摄视角,就是四分之三视角和三分之二视角。

四分之三视角这一角度看不到远侧耳朵。三分之二视角能同时看到被摄者的双颊。拍摄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能够有于表现被拍摄者的面部轮廓和表情。

二是大多数人的眼睛往往都是一大一小,利用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双眼在最终的画面中看起来是等大的。

三是被摄者的发型往往是偏分,有的前顶端的头发较少,利用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有时候会弥补被摄者头发稀少的缺陷。

(三)主席台、发言席作为前景时的拍摄

主席台、发言席露出前边缘即可,这样能够有利于主体突出。不宜照出大半个或整个主席台或发言席。否则的话就不容易突出主体。

当然,这是针对我们日照校区的具体情况来说的。有些学校或单位的发言席,前面印有校徽标识或单位名称,这时候,往往把校徽或单位名称一块拍摄出来。具体怎么拍,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会标作为背景时的拍摄

会标作为背景时的处理较为复杂一些,其处理原则主要依据的是九宫格构图法。具体要处理好以下两种情况:

1. 会标的上边缘要在画面上部露出一小块区域,留出一定空间。如果不留空间,就会形成顶天立地的感觉,缺乏平衡感、稳定感。

2. 会标的下边缘要在构图的上三分之一处。

以上是会标作为背景时拍摄的基本要求。具体拍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比如,想表现一个更宏大的场面,可以不考虑会标作为背景时的位置。因为这时候,背景不仅只有会标,还有其他更多的一些元素。这时候会标只是作为背景的其中一个元素而已。

(五)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美图软件

图像处理软件有很多。较专业的比如PhotoshopPS等等。但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占用电脑内存大,使用复杂。我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是光影魔术手,这个软件功能齐全,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新闻摄影的图片一般有三处情况需要处理,一是主体倾斜,需要平衡一下。二是陪体杂乱,也就是无关的东西太多,需要在构图上重新剪切一下。三是图片像素太大,不方便传输,需要变小一点。这三点光影魔术手都能轻易做到。

以上内容就是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