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4-22浏览次数:8

主讲人:赵梦

一、解读全媒体时代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全媒体”的新闻生产既包括文字、图片、影像、音视频等传播介质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类型媒体机构属性和职能的融合。 

(二)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的运作模式、传播模态、权力关系和舆论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舆论新格局

1运作模式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以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来分别展开,而当今“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常态模式。比如我们现在所说《人民日报》已经不再是一张报纸,其主要收入来自于网站及其各种类型的衍生产品。

2传播模态改变:从“广播”过渡到“窄播”,现在出现了“互播”。传播学上讲的“广播”是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今天我在这里讲课就是“广播”。我是一,大家是多,这是一种单向的、一对多的信息传递。“窄播”就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的信息传递,比方说现在的“数字电视”就是一种“窄播”。数字电视有上百个频道供大家选择,有人喜欢看女性电视台,有人喜欢看动物世界台,有人喜欢看体育台,这就叫“窄播”。在互联网、手机3G4G时代到来以后,窄播又演变为互播,受众即接受信息的一方不再是被动的个体,而是成为信息的生产主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负责人”情况的出现,就是“互播模态”的具体体现。

3权力关系改变: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权。广播模态中体现的权力关系是“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什么,我播什么你就得看什么”。但是在互播模态中,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2009年元宵节之夜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地的大火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是从广播模态转换到互播模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广播时代,新闻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新闻,发生了马上让大家知道,一种叫旧闻,发生了一个星期以后让大家知道。当然还有许多“不闻”,根本不用公众知道。中央电视台有24小时直播的新闻频道,如果在现在有此类的突发事件,那么一定会有直播报道,至少是有字幕滚动播出。但是在当时,大火发生2天后,我们才看到了一条不到三分钟的口播新闻,没有画面,更谈不上现场。央视在报道这场大火时,沿袭的是“广播”模态,从主观上说,他们希望用“旧闻”和“不闻”的方式淡化处理。但是,在这场大火发生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广播的时代,我们进入到了“互播”的时代。北京一位房地产商,他的办公室正好坐落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对面。所以他从办公室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对面火光熊熊的场面。他打开电视机,新闻频道播的是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而且是现场传回的报道,与很多观众一样感到十分不理解。他觉得一个电视台怎么可以千里迢迢地送记者去直播澳大利亚的大火,而对它眼前的这场跟它自身利益相关的大火却视而不见呢?所以他要打破这种信息垄断。于是他架上一个三脚架,放上他的3G手机,再连上他的博客,开始直播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地的大火。实际上,这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直播。因为他只有一个拍摄角度,一个画面,就是对面那个建筑物在着火冒烟,但是他的这个行为是很有历史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中央电视台的传播垄断权被彻底打破了。当天晚上有超过1700万网民通过这位房地产商的博客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大火的直播,尽管这个视频模糊不清,没有任何观赏性,但是大家还是用这样一个行为支持了他对中央电视台、对传播垄断权的挑战。3G4G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播模态,打破了政府和主流媒体对传播权的垄断,这也使得我们现在从“宣传”的时代过渡到了“传播”的时代。

4、舆论结构改变:出现了“两个舆论场”,即官方媒体的舆论场和民间媒体的舆论场。官方媒体的舆论场也叫做体制内舆论场,由党报、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组成,在宣传部门有效管理下,传播正能量、主旋律;民间媒体的舆论场也叫做自媒体舆论场,由网络媒体、自媒体,自发兴起,众说纷纭。这两个舆论场同时存在、渗透交织、相互博弈、互为较量,使社会舆论结构产生了大的变革。

(三)全媒体时代我国舆情现状及特征:

1、我国舆情现状: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截止到201412月,目前中国有9个多亿的手机用户,6.49亿的网民,330万个网站,2.2亿个博客,三亿个微博,中国手机上网网民突破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85.8% ,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达到34.8% 71.9%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视频,“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人们的上网方式更为方便灵活,信息传输更趋便利,三微一端(微博、微视频、微信等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新闻客户端APP)渐成网络舆论新阵地。同时大众还应用着各种各样的媒体传播平台:1900多家报纸,9000多家杂志,940个广播电台,2000个电视频道,可以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媒体最发达的国家。媒体发达就意味着信息传递的迅速,在如今的中国,一条信息的传播速度大约在5分钟左右,如果群众看到了某个事件就很可能拍摄,然后上传到互联网并评论。现在中国最快、最全的媒体已不再是新华社,而是由全体中国人组成的“路边式”媒体。面对体制内舆论场逐步式微而自媒体舆论场渐成舆论生成发酵主阵地这一现象,近来,有关学者提出打通两个舆论场观点,指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所以这就要求主流媒体积极探索与新兴传播方式相融合的方法,加大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因此,2013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作重要讲话: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有同志讲,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014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同志任组长,并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4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探索与新兴传播方式的融合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如《人民日报》原发行量310万份,而人民日报微博粉丝量现已经达到6000万,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用户2400多万,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关注人数达到了1000万以上。

2、我国舆情特征:

随着全媒体时代实时互动与交流的增强,这种全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渗透于人们生活之中,对社会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是一种变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易感染 
  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工具的不断出现,尤其是微博、微信这种影响力极大的APP应用的出现,对人类的交流沟通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一条微博,可能会改变人们的观点,甚至是一个人的行为,从而引起更多人的改变。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在形成和扩散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刺激和感染。即使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变成热点事件。 
  (2)不可预测 
  在网络环境之下,借助于网络的传播方式,舆论的传播不再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呈现多样化趋势,受众这一概念将变得更为模糊,网民往往可能是受众,也可能不是受众。网民为了获取信息,可以任意点击网页链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国家、地域的网民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在线讨论。无处不在的传播和互动,导致舆情信息迅速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很难把握和控制舆情信息的发展及走向。 
  (3)复杂性 
  随着传媒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各种媒体遍布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之中。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因此而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口头和书面等方式,信息的发布渠道不再局限于某几个重要的媒体,有时候重要的消息可能来自于不知名的网络媒体或者网民,呈现出一个大众媒体与个人媒介互动的媒体生态系统。

二、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对于像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等负面的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实中、网络上都会产生大量言论,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着社会的安定团结,进而引发舆情危机。什么是舆情危机呢?舆情危机是相对于负面突发事件而言的,是指面对突发事件,特别是负面事件,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观存在的事件或现象表达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当这些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集聚汇总,其舆论影响范围空前扩大,并给当事人造成危机感的现象。全媒体时代下,传播的速度尤为迅速。像以前一样封锁消息、堵住媒体的口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恰当正确的引导舆情。下面,我想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应对模式、黄金法则和与媒体沟通技巧三方面来谈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正确引导舆论走向,避免“舆情危机”的产生。

(一)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应对模式——经典“6步走”

第一步,要团结媒体,第一时间建立新闻记者接待中心。迅速建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班子,在成立的工作班子中,一定要有负责媒体沟通的领导人,并成立相应的媒体接待小组,确立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第二步,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滚动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动态,在24小时内召开多场发布会。新媒体飞速发展使突发事件“一览无余”,只有“将真实的情况告知人”,别无它路。但是,“实话实说,未必全说”要注意“底线为本”。要依据“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的原则,在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新闻信息(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要将新闻发布活动列入突发事件处置的整体安排并予以特别重视。第三步,设立临时新闻中心,做好周详的记者接待方案。要对到场记者登记造册,提供场所、设备、网络等办公设施,妥善安排记者的食宿、交通等,掌握好到场记者的思想及行为动态,打好新闻发布和媒体沟通的组合拳。第四步,要全媒展现,互联网随时更新,广电滚动直播;第五步,要上下协调,利益攸关者持续沟通、一致对外。要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现实问题,安抚好受害者家属,事件情况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我国对于迟报、谎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法律明确规定,要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处理,刑事责任。第六步,要关注舆情,实时舆情监控,不断预测问题,周密定口径。像今年6月份发生的长江东方之星沉船事件,8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都是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处理的,舆论引导很成功,没有引发舆情危机,相反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黄金法则”

舆论危机和舆情事件有着千变万化的特点,相应的处置和引导过程也需要实事求是,灵活调整。但是,在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技巧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通用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黄金法则”。

1、快速反应: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妥善处置舆情事件,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快速反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涉事主体在内部开展的处置行动,即怎样做;二是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举措,即如何说。通常我们所说的舆论事件最初的五个发展阶段为:①2小时-谣言四起、轮廓初现;②4小时-信息多元、广泛传播③8小时-第一冲击波;④12小时-第二冲击波;⑤24小时-第三冲击波。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下,解决舆论危机的黄金时间不再以“小时”为单位,可能事件发生的5分钟之内就会迅速传播开来,所以我们要能快则快,抢第一时间,做第一定义者,否则就容易陷入被动。

2、谨慎表态:谨慎表态是舆情回应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基本准则,舆情主体在回应舆论质疑,澄清问题时候,必须避免引发次生舆情灾害。表态前要充分准备——了解情况,掌握事实,重视数据,本着谨慎科学的态度,全面真实,依法发布;要思考如何让媒体和公众感兴趣,做到有话会说、硬话软说、官话少说、谎话不说;要把握尺度,速报事实,慎报原因,留有余地,谨慎定性,不随口乱言;要注重情景和场景,抢占道义至高点,理性沉稳,不被情绪左右;要制定统一说法,全盘布局,不前后矛盾。

3、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解决舆论危机,处置舆情事件的重要举措,积极沟通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舆论层面的沟通,指舆情的主体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二是现实层面的沟通,具体包括涉事各方之间的沟通和舆情主体内部的沟通。

4、妥善处理:树立“双线操作”理念:网络舆论是现实问题的折射,现实问题的积极、合理解决有助于网络舆论争议的平息和消散。因此,舆论回应和事件处理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三)与媒体沟通的技巧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媒体,事件发生方在现实操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主观上不愿意说,行动上不主动说,时间上不及时说,内容上不真实说,态度上不端正说,有关领导不让说,虽高度重视,但不会说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对立方快说,多说,乱说,胡说,不停说,反复说,重点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这时,媒体肯定是蜂拥而至,有部分媒体还会采取各种报道方式,例如旧闻新作,把以前相关或者类似的报道翻出来进行比较,或道听途说,或者记者间相互采访,以特约评论员的形式进行主观的评论,煽情炒作甚至恶意造谣,这些情况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与媒体去沟通,如何与记者去打交道。

那么我们要如何与媒体沟通,与记者打交道呢?这就要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我们要在思想上做到换位思考,理解媒体天职。记者和媒体的诉求其实并不复杂,仅仅是说点话、爆点料。因此,如果我们让媒体有文章可写,让媒体有报道可播,就可以将事件新闻性归零,防止媒体炒作。事件发生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媒体集中起来召开新闻发布会“喂”新闻,使他们能够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第二,我们在语言方面要尽量使用媒体语言,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要说“媒话”,不要说“官话”。一般来说对媒体说话应遵循“三六九原则,”30个字、6年级水平、90秒。30个字指的是对媒体发表的言论要尽可能简短,不要长篇大论;6年级水平指的是语言要比较通俗易懂。90秒是一个时间的限制,便于电视编导和网络传播使用,并且不会被媒体把讲话中想要表达的精华部分给剪掉。如果说话过长,容易被媒体前面一句,后面一句得剪接成另外的意思。并且简短的表述容易被媒体直接引用,用作报纸的标题、新闻报道的导语或者是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利于达到我们想要的舆论导向。

第三,我们在回答记者问时要遵循一些原则。1、“没有糟糕的问题,只有糟糕的回答”。这样的说法听上去不太公平,记者有时问的问题确实水平不高,或者故意挑衅,但我们在与记者沟通时不能有这样的思维,记者的提问是让你有机会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去,不见得对记者有问必答,如何用记者提问的这个机会来传达你自己的核心信息,这是一种技巧。比如说。湖北省十堰市的市长到香港去招商。大家知道,十堰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进行“三线建设”时新建的“汽车城”。“二汽”设在那里,现在面临重新定位和发展的问题。在招商会上,一位香港记者问道,现在十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核心企业都搬到了武汉,市长怎么看这个问题。这个记者的问题显然是质疑甚至于是挑衅性的,但这位市长动了脑子,他面对的是香港的媒体,希望十堰能够得到媒体更多的关注,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回答,香港记者可能不了解我们十堰人民对二汽的这一份特殊的情感,我们十堰的干部和老百姓都把二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它在我们这儿上完了小学和中学,现在它长大了,我们要送它去武汉上大学,见大世面。第二天好几家香港报纸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十堰市长:送二汽‘上大学’”。市长的回答把中央的精神、省里的指示和官方的表述转化成了一个情感层面的表述,引起了记者和公众的共鸣。2、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要重复记者的话,也就是说,不要接受记者设置的框架或结论。3、不要随意许诺或预测,一定是以事实、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作为依据。危机传播当中有一条原则是“快讲事实,慎讲原因,慎下结论”,就是这个道理。4不要指责利益攸关方,不要用推卸责任的方式给记者创造一些采访的机会,比如说“这个问题不归我们部门回答,请你去找环保部门进行了解”。这个回答看似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本身却是给记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新闻线索。在危机发生的时候,环保部门也是你的利益攸关方,是你的命运共同体,用指责别人来推卸自己责任的方式,是伤害了别人,也会殃及自身。

第四,要掌握几种应对记者提出的“敏感问题”的方法。“敏感问题”是个有中国特色的说法,其实就是比较难回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经常使用的有五种方法。1、“归位法”,就是要回归常识的本位,化“反常”为“正常”,把记者期望放大的“反常状况”从常识和常规的层面进行合理化的阐释和说明。回归受众的本位,看你的对象是谁。回归常识的本位,避免将问题“泛政治化”、“泛社会化”。像大家熟悉的“我爸是李刚”的例子,就是在危机传播中没有合理“归位”,以至于把一起酒驾肇事案“泛化”为“仇官”、“拼爹”的社会热点事件。2、“桥梁法”,搭桥,就是回避敏感问题,引到另外一个具有更高关注度的问题,这是舆论引导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比如2003年春SARS肆虐京城时,曾有记者向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同志求证“北京是否要封城”的问题,王岐山同志回答,这纯属谣言,北京从来没有封城的计划。按说,这已经回答完毕了,但他话锋一转,又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请记者关注,就是北京已经从全国调集了足够的呼吸科大夫,准备迎接SARS大爆发。如果单纯的否认,新闻记者就会写“北京市长否认即将封城”,但通过搭桥法给记者提供一个更具有新闻热点的信息,第二天的新闻标题就改了:“王岐山:北京将调集足够的呼吸科大夫”,“封城”的议程被遮蔽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新闻的“议程竞争”效应。如果你能提供更令人信服的、更具有新闻效应的事实,记者一些所谓的挑衅性言论就会被遮蔽。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舆论引导”,一味否认只能引发更为强烈的质疑。当然,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你也可以偷换下概念,比如答记者问时常使用的“小过桥”法:刚才这个记者提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然后说出你有把握的相关的问题答案,或者“大过桥”法:刚才记者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由他提的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3、旗帜法,在回答记者提问中不停地“亮旗”,要求记者关注发言人希望他们关注的核心信息。4、反问法,可以反问记者,可以让记者从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5、共鸣法,引发记者的共鸣,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给大家举一个综合利用上述方法的例子。2009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例行的全球网络采访,回答全球记者和网民的提问。正好在这之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了天然气的争端,所以这个问题成为“敏感问题”。BBC的女记者问道:在您给乌克兰断气后,欧洲开始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俄罗斯会不会给西欧断气?前面我们说过,回答记者提问时,不要随意重复记者的话,因为记者在问题中已经包含了道德判断。“媒体审判”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媒体在道德和情感的层面上来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这位BBC记者的问题也是这样,那么普京应该如何回答呢?他肯定不会说“我不会给西欧断气”,因为可能会有其他国家又要跟俄罗斯发生争端,所以不能随意作出许诺。当然也不能说“我就是要给西欧断气”。无论“断气”还是“不断气”,普京都已被记者置于一个道德和情感上非常不利的地位,所以普京另辟蹊径,没有接过记者的话,而是转换议程。他反问记者:“你的项链多少钱?”女记者回答道:“这是个出乎意料的问题,这会令小偷感兴趣……”如果这个记者态度坚决,就会把普京的问题挡回去,继续追问天然气的问题。但这个女记者接过了普京设置的议程,开始讨论自己的项链,于是普京赢得了话语权,项链的议程遮蔽了女记者提出的有关“断气”的议程。于是普京继续反问记者:“他们如果在看电视直播,会估价的,说说吧,到底多少钱?”女记者回答:“很乐意告诉您,几百英镑吧”。记者自始至终被普京牢牢控制,从传播学角度说,普京就牢牢把握了议程竞争的主动权。普京微笑地问道:“那你愿意以5戈比的价钱卖给我吗?您未必会答应吧?”女记者张口结舌:“这……”普京紧接着反戈一击:“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要贱卖自己的天然气呢?”他很巧妙的通过项链进行“搭桥”,转移话题,把一个敏感的政治议题“归位”为一个常识性的表述:“不贱卖自己的东西”,这样就赢得了受众的共鸣。第二天报纸上相关报道的主题是:“俄罗斯不贱卖自己的天然气”。从议程上看,出于人之常情的“不贱卖天然气”就取代了不道德的“断气”,这就是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来进行舆论引导的范例。

第五,我们要注重做好记者的接待服务工作。首先要确定记者的合法有效身份。中国记协做了一个专门的网http://press.gapp.gov.cn,可以核查记者的身份。全国的新闻记者的信息都能在这个网站上查询。在确定了记者的身份后,就要尽量为记者提供周全的服务,你对待记者的态度不同,舆论发展方向就大不相同。举个例子,也是这次去学习的时侯老师讲的一个例子,湖南某大学发生了一起暑假期间校园设施改造,高温天气致使工人死亡的事件,这个事件发生了,按理说事件本身学校责任不大,是施工方强制工人高温作业产生的事故,如果记者来了,校方抱着事不关已,推卸责任的态度,说这事与学校无关,让记者去找施工方,或任由记者散落在校园寻找新闻甚至不让记者进入校园,那么记者很可能小事化大,四处寻找小道消息,加上自己的主观猜测用夸大的言词写新闻报道,要知道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上大多数听众都是“听一半,理解1/4,零思考而双倍反应的”,他们不会去深刻的分析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只会推波助澜,接着就会谣言四起,舆论危机扩大,给学校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反之,如果这时校方能够做好记者接待工作,配合施工方一同处理这起事件,在炎热的夏天把记者请到有空调的办公设备齐全的房间,热茶饮料奉上,记者要去工地采访报道,校方工作人员可以解释说:“事故发生后,我们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就赶往工地调查情况处理问题,工地离得也比较远,一会我们会安排车辆统一把您们送去,咱们看完工地现场,稍后我们还有个新闻发布会举行。”在送记者去工地报道的路上,每人递一瓶矿泉水,打把太阳伞,工地看完再送到新闻发布会。人的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记者的工作,满足记者的需求,而媒体也得到了想要的新闻数据,引导媒体真实客观的报道这件事情,就能有效的控制舆情危机的产生。所以,我们对待记者的方式方法不同,记者对事件报道的角度语气都会大不相同。不理不睬,记者新闻可以写“某某高校高温施工致工人惨死校方无人理睬”,相互尊重,报道就会写道:“天气持续高温,某高校工地工人中暑死亡,某某校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并监督施工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报道视角,它所带来的舆论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最后,要注意几个细节,比如新闻发布会的会场要选择有两个门的,最好是发言台边有后门单独通道的,这样,当新闻发言人发布完事先准备好的新闻内容就能够马上撤离,不会让记者拦住追问不放。发布会的记者提问话筒也要有专人控制,在记者提出问题后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把话筒收走,避免记者因回答不满意而不停追问导致局面混乱。

三、我国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现状及对策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校内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对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冲击、威胁或危害的公共事件。近年来,突发事件频频在高校发生,而在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往往利用互联网、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积极发布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有可能形成社会影响巨大的网络舆情。因此,在全媒体环境下,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舆论引导现状 
1. 理念陈旧: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目前高校的舆论引导方式都较为单一,比如采用简单的文字、声音等的宣传,这种单一性宣传方式不利于舆论的引导,因此,高校应该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公正客观报道、用事实来说明问题。 
2.手段落后:我国高校在面对校园重大事件时,通常是由校内的宣传部门来负责处理,舆论引导工作往往属于阶段性的,比较短暂,没有建立完善的应对舆情机制和预案。同时,在目前的中国高校,引导舆情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对舆情的收集和分析能力较弱,这样不利于舆情的引导,不利于应对由此引发的突发校园事件。 
3.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高校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往往由学校的宣传部门和保卫部门出面处理,并没有主要领导统一指挥,其他相关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协调进来,以致于事件处理中出现责任不明,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对外口径不统一相互矛盾的现象,不利于事件的平息。 

(二)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教师、学生和媒体的关注,校方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公开事件真相,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那么大量的流言便会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大规模出现,事态发展便很难控制。 
  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校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迅速的公开突发事件的信息和进展,保证正常的传播渠道的畅通,从源头上防止谣言的传播。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事件的最新动态,以此掌握舆论的主导权,有效引导学生及公众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危害。校园媒体应当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在重要的环节与师生员工达成共识。

其次,要应用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社交网络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作为当前流行的网络媒介来讲,鲜活、直接是微博微信较为明显的特征,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及时整合各家媒体的资源,及时将事件发生的最新进展通过微博直播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这样能够便于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避免产生误解或谣言。  

最后,要做好危机公关,进行形象重塑。突发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形象,尤其是对事件的处理不是很妥当时,会长期在公众心中留下负面的形象。因此,事件平息之后,高校更要做好危机公关,重塑良好形象。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危机公关意识,积极联系各家媒体,联动媒体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强化正面宣传,凸显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努力和诚意。此外,还可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公共建设,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重新获取公众的信任。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信息传播将更加迅速,舆论引导的难度也加大。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强化内部培训教育,提升媒介素养,与年轻人知识同构,建立完善的应对舆情机制和预案,培养专业舆情分析人员,事情发生后,要指挥得当,克服舆论引导的制约因素,内部协调有序,统一口径和分寸,协同作战,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论瞬息万变,今天我在这里只是讲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处理的原则和应对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今后处理这方面情况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管理办公室